正式会员
- 积分
- 90
- 比特币
- 0
- 威望
- 90
- 注册时间
- 2010-6-2
|
卡扎菲执政利比亚42年—— * U* p; V1 t- F4 I1 A% x
—从反美到“投怀送抱” - B( Y1 T" }! _5 r) n7 ^5 g
卡扎菲42年的执政之路,在反美方面,体现了戏剧性的转变。30多年前,卡扎菲热衷于各种激进的反美活动,然而,执政后10年,卡扎菲变了,美英兵不血刃“招安”了卡扎菲,卡扎菲以空前的让步换来了美英的赞赏与和解。
4 W0 O4 J1 o4 H3 C/ p“不断革命”的前半生
0 t3 n; ^1 I9 N- }5 l卡扎菲从不缺乏反对者。在执政的头30年中,他的最大敌人和威胁一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并不惜以兵戎相见。卡扎菲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关闭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以及把美国的石油公司国有化。1971年,2000多名利比亚人为支持伊朗扣留美驻伊朗大使馆人质的行动,烧毁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大楼。在里根时代,利美关系到达了冰点。
. d9 c1 n7 ?9 D5 y1981年,以利比亚涉嫌恐怖主义为由,美国在锡德拉湾上空击落两架利比亚飞机,两国断绝外交关系。1986年4月,美国再次动用3艘航空母舰、34艘其他舰船和几百架飞机大规模超低空轰炸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被美英认为是卡扎菲的蓄意报复。由于卡扎菲拒绝交出嫌疑人,在美国倡导下,1992年,联合国开始了对利比亚实行长达11年的制裁。 , B) _1 g& i1 w- J! `; z/ Y0 h
卡扎菲在当政时曾三易国号,这凸显了卡扎菲的革命性。 + J$ H+ P. w( t; g& z3 D
180度的大转变
' t+ G5 K* y8 J8 W9 e- \1 n然而,2003年12月19日,曾被里根称为“疯狗”的卡扎菲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并愿意接受武器核查;几天之后,卡扎菲又将利比亚掌握的几百名“基地”组织和其他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情报交给了美国和英国;随后,卡扎菲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时表示,他迫切希望利比亚能够摘掉“流氓国家”的帽子,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 l* x; j7 K. I% x
从同意交出洛克比空难的嫌疑人,到联合国取消对利比亚长达十余年的制裁,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利比亚的转变。但是2003年最后一个月,在萨达姆被俘之后的短短十几天内 ,卡扎菲这一连串的外交举措 ,仍然让美英、甚至整个世界都感到应接不暇。 ! |% ]1 J$ W* ^# ]
近年来,卡扎菲在不同场合表达希望与美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愿望。2008年9月1日,利比亚举行革命胜利39周年盛大庆祝活动。卡扎菲发表演讲称,利比亚将结束被美国孤立的时代,利美关系将进入全新发展时期。舆论认为,内外交困的境地使卡扎菲不得不改变对西方的态度,这也在客观上为利比亚的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8 W, B. I% m& q* r; R* l
在历史上,很少有像卡扎菲这样的第一代革命领导人,会牺牲自己的革命理想,与他们曾经激烈反对过的现实作出妥协。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是美英的压力促变,还不如说是卡扎菲的勇气使然。不过,对于一生常做惊人之举、甚至有些反复无常的卡扎菲来说,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 |
|